人工流产是女性在意外妊娠后的一种补救措施,但手术对身体会造成一定创伤,术后护理不当容易引发感染等并发症。其中,体温升高是需要特别警惕的感染迹象之一,女性朋友们应充分了解相关知识,做好自我监测与防护。
人流手术后,女性身体处于较为虚弱的状态,免疫力下降,此时若病原体入侵,极易引发感染。正常情况下,人流后基础体温可能会有轻微波动,但一般不会超过37.5℃,且持续时间较短。当体温超过38℃,或伴有寒战等症状时,就需高度警惕感染的可能。感染会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启动防御机制,体温调节中枢紊乱,从而出现发热现象。这种发热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,通常会伴随其他异常症状,可帮助女性判断是否发生感染。
除了体温升高外,人流后感染还会表现出多种明显症状。下腹部疼痛是常见症状之一,疼痛程度因人而异,可能是持续性隐痛,也可能是剧烈疼痛,这是由于炎症因子刺激子宫壁,使子宫平滑肌处于充血水肿状态所致。阴道分泌物也会出现异常,表现为分泌物增多,颜色发黄、发绿或带有血丝,同时伴有明显异味,这是宫颈或子宫受到感染后,局部细胞受损的结果。此外,恶露量增多且持续时间延长也是感染的重要信号,正常人流后阴道流血不会超过7天,若感染,流血时间会超过7天,且出血量可能突然增多。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子宫压痛、腰酸背痛、食欲欠佳、身体乏力等症状,当出现这些症状时,应及时就医检查。
人流后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。手术操作不规范是重要原因之一,如手术过程中医生操作不当,可能会将外界病原体带入宫腔,引发感染。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也会增加感染风险,若手术器械上残留有细菌、病毒等病原体,会直接导致术中感染。术后护理不当同样不可忽视,部分女性在术后不注意个人卫生,如使用不洁卫生巾、护垫,或过早进行盆浴、游泳及性生活,会使病原体逆行感染宫腔。身体抵抗力下降也是感染的诱因,人流后女性身体虚弱,若未能及时补充营养、保证充足休息,免疫力会进一步降低,给病原体可乘之机。此外,原有生殖系统炎症的女性,在人流后炎症可能会加重或扩散,从而引发感染。
一旦怀疑人流后发生感染,应立即采取措施。首先要保持会阴清洁,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1 - 2次,避免使用洗液冲洗阴道内部,防止破坏阴道内正常菌群平衡。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,及时更换卫生巾或护垫,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裤,保持外阴干燥。术后2周内禁止盆浴、游泳及性生活,防止病原体进一步入侵。
及时就医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是控制感染的关键。临床常用头孢克肟分散片、甲硝唑片、左氧氟沙星胶囊等药物,头孢克肟适用于革兰氏阴性菌感染,甲硝唑针对厌氧菌感染,左氧氟沙星对混合型感染有效。用药期间要严格遵守医嘱,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,同时禁止饮酒,以免引发不良反应,若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并告知医生。
定期复查对于感染的诊治至关重要。术后1周需复查血常规和B超,确认宫腔内无残留组织及感染征象。复查内容包括妇科检查、分泌物培养、炎症指标检测等,必要时需进行盆腔超声评估。当持续发热超过38℃、下腹剧痛或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时,应立即返院检查,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
预防人流后感染,需要从术前、术中、术后多个环节入手。术前要做好充分准备,选择正规医院进行手术,术前由医生详细询问病史,经HCG和B超确诊宫内受孕,积极治疗阴道炎症和感冒等疾病,术前4小时禁饮食、饮水,避免食物反流造成窒息。
术中要确保手术操作规范,正规医院的医生经验丰富,医疗器械消毒严格,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。
术后护理是预防感染的重中之重。要注意休息,术后应卧床休息2 - 3天再下床活动,半个月内不要从事重体力劳动,避免过度劳累。调整饮食结构,增加优质蛋白摄入,如鱼肉、鸡蛋、豆制品,促进组织修复,适量补充动物肝脏、深色蔬菜等富含铁元素食物,预防贫血,每日饮水1500 - 2000毫升,维持正常代谢功能。同时,要保持良好的心态,避免焦虑、紧张等不良情绪,可通过冥想、深呼吸等方式放松,以免情绪波动影响身体恢复。
少数患者可能因药物反应(如麻醉代谢异常)或原有疾病(如甲状腺功能亢进)导致体温异常,需注意区分。若发热并非由感染引起,应及时告知医生自身病史和用药情况,以便医生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。此外,人流术后一个月内禁止性生活,以免引发感染和影响子宫恢复。
人流后女性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变化,尤其是体温变化和异常症状,做到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确保身体顺利恢复。同时,要重视术后护理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,降低感染风险,守护自身健康。